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> 第一百十六章 印刷还是可以改进一下滴

第一百十六章 印刷还是可以改进一下滴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比如京城里大相国寺报恩寺普济寺玉皇观老君观等等十几处的地方,一天到晚都是人群攒动,浓烈的香火气息直扑云霄。

寺庙和道观也想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所以他们每年都会印刷大量的各种佛经道经,送给善男信女们。

大规模印刷的成本不算高,然后又能不断的吸引这些善男信女的家里人也跟着成为信徒,这样的买卖绝对划算。

这样一来,无数印刷工坊的日子就好过多了,也撑起了整个京城这么大的印刷规模。

可是柳铭淇连续去了几家,都不大满意。

因为他们的印刷还停留在很原始的雕版印刷上面。

雕版印刷指的是在厚厚的木板上面雕刻出阳文字,使得每个字的比划突出于版面,接着便用刷子蘸上墨,在雕好的版面上刷一刷,再把纸贴在上面,自背后再用干净刷子刷一遍,加深印记,便可以取下功成。

这样可以重复千百次的印刷,但问题在于雕刻文字的时间耗费很多,然后木头雕成的字,保养起来也麻烦。

甚至于整个雕刻木盘也有时候出毛病,像是印刷过程中,多一些墨汁滴落在木板上,然后反过来滴落到纸张上面的事情也都有。

只不过现在的民众们,能有一本书看都很感恩了,哪里还能抱怨那么多?

要知道,用竹简看书的日子,可也没过去几百年啊。

甚至于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前,普通民众们根本没有机会来接触到各种书籍。

柳铭淇知道印刷的发展全过程。

雕刻印刷之后便是活字印刷,然后接着是油印印刷,圆压桶平版印刷,激光印刷等等。

激光印刷柳铭淇是做不出来的,油印印刷这一辈子还可能努力一下。

但是活字印刷就没有什么难度了。

分分钟都能做出来。

比如毕大神的泥字活字印刷,其实只要脑袋开窍了,瞬间便能想出来。

他是把所有的字用软泥雕刻好,然后再用火把泥字烧硬。

等到要印刷的时候,把对应的每个泥字贴在有预先加热的松香和蜡的铁板上面,以此固定好,便可以直接印刷了。

印刷完毕,再次加热让松香和蜡软化,就可以把这些泥字取出来,再次组合印刷。

所以这种印刷术被称为“活”字印刷。

这样的印刷方式,已经很接近于激光印刷之前的油墨印刷了,只不过是用料和模式变了一些而已。

参考许多宋代印刷的书籍便可以看出,这种泥字的印刷非常不错,字迹清楚笔墨浓厚,没有什么污渍。

活字印刷不但提高了印刷的效率,更加降低了印刷的门槛,使得我们的书记和知识传播,越来越广泛和长久。

所以在回家之后,柳铭淇第一时间便找来了田荣,让他给自己去找一个可靠的雕刻工匠来。

正巧家里就有一个雕刻师傅在,他的名字叫做孙老四,也是从擒海伯府上陪嫁过来的家生子。

像是王府这样的地方,其实许多人才都是一应俱全的,不但有雕刻工匠,还有做衣服的,还有做鞋子的,还有修缮房子的等等。

孙老四今年四十来岁,因为经常在府里做石雕木雕假山修葺等等活儿,身子骨很是健壮。

听到了柳铭淇让他在统一尺寸的泥上面刻字的要求,他还以为世子殿下喜欢玩儿,满口答应的拿着梁祝的手抄本下去了。

时间还有一个月,他一个人刻字都能来得及。

到时候印刷起来也方便。

据说当年的毕大神也就是他和徒弟两个人制作,便已经把整个印刷工序给做好了。

想要提前印刷梁祝,还是要自己制作方便一些。

至于说后面,这种活字印刷哪怕是泄露出去,也是无所谓的。

整个行业的发展,必然是要集中在群策群力上面,必须要集中无数人的智慧和坚持。

西方的发达就是因为如此,许多人不断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,最终使得这些技术越来越好。

无论是火药也好肥皂也好药物也好医疗手段也好,都是如此发展起来的。

而我国的没落,恰好便是因为和西方相反。

大家都喜欢挟技自珍,别说是外人,就算是女儿女婿也不传,所以许多技艺都消失了不说,更是没办法得到改进。

最为痛心的便是我们的医学,华佗当年就已经发明了解剖和开颅手术,足足领先西方一千多年。

结果因为没有培育出足够多的学生的原因,华佗死了之后就失传了,弄得我们还得不断从西方引进各种医疗技术。

这样的陋习,必须得到改变,才能使得现在的大康朝,不断的大幅度向前迈进!

……

注:查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,发现特别是明代,小说那真是巅峰啊,规模和受众度比现在都不差,基本上我们今时今日看到的神书,都是他们那时候写的。网络小说能不能流传百年不知道,但他们的肯定能再流传1000年吧。

另,之前一直以为铜版印刷也是中国发明的,结果却是高丽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